河南省钢铁工业协会钢贸分会联合卓钢链主办“第三届中原钢铁产业链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来源:河南省钢铁工业协会钢贸分会  编辑:管理员   2025年07月14日 10:39

7月11日,第三届中原钢铁产业链高峰论坛在郑州天鹅城国际饭店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河南省钢铁工业协会钢贸分会与上海卓钢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在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河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钢铁工业协会的共同指导下,围绕"开放协作·绿色智造·韧性增长"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河南省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福永、秘书长梁斐,钢贸分会会长刘忠东、执行会长周奎元、主任王照亮、副秘书长陈真出席会议,与300余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论坛开幕环节,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金志峰首先致辞。他指出,当前钢铁行业面临下游需求疲软、产能结构性过剩及原料供应波动三重挑战,强调保障产业链稳健运行是当务之急。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牵头的中央企业智库联盟发起成员单位之一和央企智库联盟第三届理事会执行秘书长单位,该院坚持精研文化与守正创新,已建立起覆盖宏观形势政策以及金属矿业全链的研究体系,致力于打造中国金属矿业最具前瞻性的决策型智库,期待与各方加强合作。

河南省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福永在致辞中提出三大发展路径:一是深化开放协作,构建共赢产业生态圈。二是践行绿色制造,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三是锻造韧性增长,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他特别强调,中原地区作为制造业枢纽,钢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战略意义。

河南钢铁集团副总经理张智勇系统阐释集团"1356"发展格局,即以打造千亿级冶金产业为目标,通过开放协作共建生态、环保技改实现超低排放、科技创新强化装备升级三大举措,推动传统钢铁向高端化转型。目前集团已引进38名博士研发新钢种,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河南济源钢铁销售总监郭晓辉分享企业转型经验时表示,深耕特钢领域二十余载,公司已形成高端工业用钢领域核心竞争力。通过建设循环经济体系、推进智能化改造,持续探索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在开放共享中实现合作共赢。

随后,现代物流报社董事长王瑞军发表致辞。他认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产学研用一体协同,多方共享科技成果与创新专利,将创意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道。企业无论处于产业链的研发、制造、生产、存储、物流还是终端使用环节,不仅要提高自身专业服务能力,更要提升相互间的协同能力。

之后,卓钢链常务副总裁沈建强发表开幕致辞。他表示越是在复杂环境中,越需要产业链同仁凝聚共识、抱团取暖。中原地区作为我国钢铁产业重要集聚区,既是能源与原材料的核心枢纽,也是制造业与基建需求的关键市场。近年来,河南钢铁集团等龙头企业引领行业转型,数字化、绿色化升级步伐加快,为区域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与卓钢链始终坚守的方向高度契合——只有深度融入产业生态,以数字化工具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才能真正提升行业韧性。希望产业同仁携手并肩,在不确定性中锚定确定的方向,在共克时艰中开辟新的空间。

主题演讲环节聚焦行业前沿趋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主任刁力深度剖析钢铁产业区域分化格局,建议优化产能布局并提升短流程炼钢比例。河南钢铁集团周口公司副总经理邓杭州以5600mm宽厚板产线为例,揭示中厚板领域"高端产能不足与低端过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金志峰二次登台,系统拆解套期保值六大实战要点,警示企业严守风险边界。卫华重机副总工程师王金刚展示AI+5G技术在钢铁智能工厂的融合应用,全球29家标杆案例印证质量管控效能提升40%。卓钢链资金中心王长一发布"钢购E链"数字化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实时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中国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院长王红英预判关税政策影响,指出1100万吨转口贸易受阻将加速产能出清,但螺纹钢淡季去库态势彰显市场韧性。

 

 

会议期间举行庄重授牌仪式,河南省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福永、钢贸分会执行会长周奎元分别为新晋副会长单位及会员单位授牌,强化产业链协同纽带。

本届论坛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展示与金融创新三位一体的深度对话,为中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钢贸分会表示将持续搭建产融对接桥梁,推动"开放·绿色·韧性"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版权所有:河南钢铁工业协会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中道东路6号智慧岛大厦 电话:0371-63917753
技术支持:河南中钢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51357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