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钢铁:炉前"浇钢能手"李鹤飞:在连铸平台上淬炼成长
来源:周口钢铁 编辑:管理员
2025年08月28日 09:20
在周钢炼钢作业部连铸作业区甲班的操作平台上,副机长李鹤飞的身影总是忙碌而专注。自2021年入职以来,这位年轻的"浇钢能手"扎根浇钢岗位,从方坯到板坯,凭着一股踏实肯干的韧劲,将台上浇钢的操作技能练得炉火纯青,成为班组里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
方坯平台起步:把好钢水入模"第一关"
.jpg)
2021年,刚入职的李鹤飞被分配到一号方坯连铸机浇钢岗位。对他而言,这方小小的操作平台就是战场——钢水从大包到中间包再到结晶器,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浇钢节奏的把控、液面的稳定、温度的监测,直接关系到铸坯质量。
为尽快掌握浇钢要领,李鹤飞成了平台上最"执着"的人。当班时,他紧盯着中间包液面计和结晶器显示屏,师傅调整水口流量时,他就蹲在平台边观察钢水流动状态,默默记下不同钢种对应的流量参数;换包操作时,他主动上前搭手,从吊包对位到引流开浇,每一个动作都反复练习,直到熟练得像条件反射。高温的钢水辐射着热浪,操作平台温度常常超过40℃,他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结出盐霜,却从没喊过一声累。
一次中班生产,中间包液面突然出现波动,李鹤飞迅速调整滑板开度,同时密切关注结晶器液位变化,仅用十几秒就稳住了局面。这样的应急处置,对他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入职不到半年,他就能独立完成各类钢种的浇钢操作,中间包连浇炉数、铸坯合格率等指标均达到班组前列,成为公认的"快手"。
带徒传经验:把平台操作"诀窍"传下去
入职一年后,表现突出的李鹤飞开始带教新员工。在他看来,浇钢岗位看似简单,实则藏着不少"门道":什么时候该加速引流,如何根据钢水温度调整浇速,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带徒时,李鹤飞从不光靠嘴说,而是让徒弟站在身边看他操作,边做边讲:"你看,这个钢种流动性强,滑板开度要比平时小一点,不然液面容易冒。"遇到新员工操作时出现液面波动,他会手把手纠正手法:"手腕要稳,调整幅度不能大,像这样一点一点调......"他还把自己总结的"三看操作法"——看钢水温度、看结晶器液面、看铸坯拉出状态,毫无保留地教给徒弟,帮助他们快速上手。
在他的指导下,几位徒弟都很快适应了浇钢岗位,其中一位还在作业区技能比武中获得了浇钢项目第三名。李鹤飞常说:"台上浇钢,看着是手上的活儿,其实是心里的活儿,练熟了手感,才能做到眼到手到。"
转战板坯平台:在新战场上啃"硬骨头"
2023年,2号、3号板坯连铸机进入调试阶段,板坯浇钢与方坯相比,中间包容量更大、钢水流量控制更精细,对浇钢节奏的要求也更高。李鹤飞主动申请加入调试团队,要在新平台上再闯一关。
为尽快适应板坯浇钢,他把铺盖搬到了车间宿舍,一有空就泡在板坯操作平台。设备安装时,他对照图纸熟悉每一个阀门、每一组仪表的位置和功能;模拟调试时,他反复练习中间包对位、长水口安装等操作,直到闭着眼睛都能精准完成。板坯中间包重量大,安装长水口时需要更大的力气和更准的对位,他就利用休息时间练臂力,对着设备反复练习对位技巧,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试生产阶段,一次浇钢过程中,结晶器液面突然出现异常波动,李鹤飞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是水口堵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边指挥团队准备换包,一边精准控制剩余钢水的浇速,最终顺利完成换包,避免了非计划停浇。调试期间,他提出的"板坯浇钢分步控速法"被采纳,有效减少了液面波动,为板坯生产线顺利投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方坯到板坯,从新人到副机长,李鹤飞的成长轨迹,映照着一名一线操作工人对岗位的热爱与坚守。在连铸平台这个方寸之间的战场上,他用汗水和专注诠释着"干一行、精一行"的真谛,也在钢水的奔流中,淬炼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