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如炬 引路前行 | 教师节,致敬沙钢永兴的“老师”
来源:沙钢永兴 编辑:管理员
2025年09月11日 09:0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当第41个教师节的晨光洒在沙钢永兴公司宽阔的大道上,生产线上跃动的不仅是钢铁的炽热,更是一代代工匠精神薪火相传的温暖。在这里,有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没有站在三尺讲台前,而扎根于生产一线上;这里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却有手把手传授技艺、心连心培养新人的匠心传承。
用心专注将事情做到极致
.jpg)
炼铁厂的电仪主值李旭东,在控制器前一站就是15年,当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划过仪表盘时,总能让跳动的数据归于平稳,面对错综复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李旭东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徒弟张镇杰每次实操改进的点点滴滴。如今,这个入职刚刚一年的小伙子已然能独当一面。
“师傅教会我的不仅是会看仪表、查数据,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听懂这些设备的‘脉搏’,让我懂得了不论做任何事情,只有用心和专注才能做到极致。”如今,张镇杰正在用实际行动脚踏实地沿着师傅前行的道路勇毅前行。
新老师徒间的匠心传承
.jpg)
在炼钢厂车间内,年轻的工艺员王航正带着新徒弟杨童林穿梭在转炉与连铸机前,今年刚满25岁的王航入职仅3年时间,凭借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刻苦钻研的品格成长为岗位核心骨干,曾经那个略显稚嫩的腼腆青年已经在飞溅的炉火间淬炼成身经百战的“老师傅”。从转炉装入制度的原料配比到脱氧合金的精确计算,从连铸过热度控制到到结晶器装配标准,王航几乎把每一个操作细节都拆解成可量化的步骤,倾囊相授给杨童林。
“童林的学习能力突出,实操积极性强,能够主动参与各类现场作业,对新知识的吸收转化率也很高。”王航满意地望着自己的这位徒弟,不禁回忆起当年的自己。王航说,正是沙钢永兴这种“师带徒”传统的薪火相传和匠心传承,才为公司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素质过硬的中坚力量。
毫厘之处见真功
.JPG)
火花飞溅处,机修厂火焰切割工刘亚的工装裤上总是沾满铁屑,他切割的各类钢板边缘像镜面般平整。在6个月时间的“师带徒”中,当徒弟韦涛操作切割机时,刘亚手里总是拿着根粉笔寸步不离的站在身旁。“毫厘之处见真功,切割不是毁掉材料,而是让钢铁以更好的形态重生。”这是刘亚对徒弟说过最多的话。从CAD制图识图到材料应力分析与余量计算,刘亚把9年的经验汇聚在指导徒弟的每一次实操中,徒弟韦涛的每一次进步,刘亚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技能充分运用到岗位上,不辜负公司的培养和师傅的指导。”韦涛坚定地说。
在沙钢永兴公司的每个角落,这样的“师徒档”都在续写着新篇章,他们以铁水为墨、钢板为纸,在钢铁的诗行里刻下传承的印记。当徒弟手中的茶盏端给师傅,那一声发自内心的“师傅,请喝茶!”,看似轻轻地一句话,却承载着生生不息的匠心之火。
如今,“师带徒”机制已成为沙钢永兴公司一张亮眼名牌,为了让新职工入职后更快适应岗位需求,根据职工专业背景、从事岗位等情况,沙钢永兴公司每年从专业条线中选聘具有优良职业道德、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与新职工结成一对一师徒关系,并在工作上、生活中给予徒弟全方位的关心和支持。“师徒制”正以其人性化的方式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激励更多干部职工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奋斗!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
沙钢永兴公司
向倾心传授技术、培养新人
推动企业发展的“师傅”们致敬!
也祝愿所有无私奉献的老师们
节日快乐!
文图、编辑 | 樊梦琦